从无人缴费到七成居民主动缴纳物业费,唐家墩街老旧小区长效治理有“妙招”

“谁家停电、有困难有矛盾、邻里纠纷问题……找管家,准没错。”三眼桥社区书记谢丽琴说,西马新村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进驻半年来,居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西马新村小区所在的唐家墩街道,是江汉区首批纳入“物业城市”试点,并探索99个老旧小区“片区联管”长效治理的街道,西马新村则是江汉城资公司首个专业物业服务入驻的试点小区。

小区邻里广场举办端午节活动 

从旧改前期介入到江汉城资公司的管家入驻,全生命周期的城市空间服务让这个有着1200多户、建成近30年的老旧小区逐步焕发新机:居民从对花钱购买服务不理解到主动竖起大拇指,物业费缴纳5个月破7成;小区从脏乱差到秩序井然、邻里和睦,社区管家成居民“贴心人”;从“无人管”到“合力管”,社区、居民、企业多方参与共建,打造长效化可复制的老旧小区综合治理新模式。

1.物业费五个月缴纳破7成

一大早,26岁的物业管家殷卓就开始在西马新村小区例行巡查。他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清理掉路边占道的障碍物,时不时有人过来问路,或者问起今日小区有没有核酸检测安排,殷卓都一一耐心解答。

殷卓是该小区物业公司——武汉金融街集团旗下公司江汉城资的一名社区管家。公司入驻西马新村几个月,他便已经和不同年龄层的居民打成了一片。

小区居民给管家赠送锦旗

这些 “90后”社区管家团队扎根西马新村小区半年以来,“服务找管家”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小区居民的习惯。在小区邻里广场,69岁的李宝珍正在和街坊打乒乓球,她在小区住了20多年。她说,邻里广场改造后,可以打球、下棋、健身,还有小朋友都喜欢的滑梯,“有了物业管理后,环境卫生变好了,住着更舒服了。有啥事都可以找管家帮忙,逢年过节,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我一年的物业费才480元,早早就交了。”

渐渐意识到物业服务的价值,小区居民们都主动缴纳物业费,启动收费5个月,小区的物业费缴纳就突破了7成。

2.居民、社区纷纷点赞“五好服务”

老旧小区管家上门解决居民问题

“我们针对老旧小区打造了一套专业的服务标准,同时,为新人管家定制了7天赋能计划,通过专业培训,确保每个管家都能达到会报事、会沟通、会巡查等‘10会’工作要求。” 江汉城资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要求管家们对居民提出的问题,20分钟内响应,普通问题30分钟内解决,复杂问题4小时内解决,重大问题1天内出书面解决方案。

“我们希望通过专业人员、专业服务、专业设备的引入,达成‘设施设备运行好、秩序井然环境好、有事帮忙管家好、邻里和谐关系好、财务透明权益好’的服务目标,用专业人做专业事,提升居民‘满意账’。” 

3.从“有事找社区”到“服务找管家”

走进西马小区党群服务驿站,“服务在驿站 有事立刻办”几个字格外显眼。作为纽带和黏合剂,物业服务企业还通过联席会议、议事厅等形式主动听取居民诉求,将社区、物业企业、居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打通了为民办实事的“最后一公里”。

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开展多元共建共治

 “社区事多人少,以往经常面临既要负责统筹管理工作,又要负责老旧小区事务性工作的困境。物业进驻后,通过各类网格群、上门拜访添加业主微信、设立物业服务站、推广服务平台等手段,服务企业第一时间搭建起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渠道,培育居民‘服务找管家’的习惯,发挥企业专业能力的优势,让街道和我们更好地回归管理工作。”说起物业入驻后社区工作的转变,三眼桥社区书记谢丽琴感触颇深。

据介绍,“管家服务+共建共治”的“妙招”已在西马新村等几个老旧小区的长效治理中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居民、社区的多方认可。今后该模式还将应用到更多老旧小区的治理中,深入推进街区一体化的模式,实现全域资源整合和人力共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