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江汉社区服务保健康、暖人心

2022年1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方案指出,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方案》出台后,江汉各社区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积极行动,采取送健康包和氧气包、电话摸排、上门走访、上门接种疫苗等举措,保障辖区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江汉区新华街道新育社区下辖3个居民小区,有居民1285户,由于临近协和医院,辖区内常住人口约有一半为租户等流动人口。《方案》出台后,社区立即对辖区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及特困家庭情况开展摸排,如遇联系不上,社区还会上门询问,坚持每天必问。

此外,对于行动不便又患有基础疾病的老人,社区也会帮忙跑腿,为老人买菜买药。“社区会直接到药店找到经理,为老人们批量买药,尽全力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新育社区副书记曹江波说。

万松街道公园社区多为老旧小区,有居民2200多户4300多人,60岁以上老年人1284人,占比约30%。为保障居民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降低感染引发的重症和死亡风险,除了对辖区老人开展全面普查,公园社区还联合万松街卫生服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上门接种疫苗。公园社区党委书记魏薇表示:“老人出门有感染风险,我们就上门为老人接种疫苗,提高社区80岁以上老人的接种率,解除老人和子女的后顾之忧。”

社区还会根据摸排情况,为辖区重点人群分类建档,实时跟踪,重点关照。居民苗东亚年近60岁,是低保户,患有心脏病,做过支架手术,日常行动极为不便。社区网格员潘洁介绍,辖区有低保户39户51个人,自己会逐一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近况,苗师傅就属于低保、重度残疾、重症等三类重点关注人群,如果在就医方面有需求,社区会联系江汉区指定的医院为居民提供接诊就医服务。

杨育英今年71岁,患有甲亢,老伴前不久刚做手术正在卧床,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全由杨育英一人照顾。得知这一情况,社区上门为他们送上了健康防疫包等慰问物资。接过健康包,杨育英说:“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要不然心里就跟压着一块石头一样,有了健康包心里就踏实了。”

三年抗疫,杨育英感慨,社区为居民付出了很多,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劳顿风险,需要的时候,总会出现在身边。“三年了,社区考虑得非常周到,不要我操心,我有时候也在想,社区工作人员真的很辛苦,谢谢他们。”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