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他们值得终身学习

2月26日上午,武汉市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闭幕式上,江汉身影频频登场领奖。

2022年,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的“初心坚守三十载‘书香金桥’润万家”获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市民政局(民权街道打铜社区)“社区课堂·传播武汉方言”获评“武汉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快递员张裕获评“武汉市百姓学习之星”。

让我们一同走进

值得终身学习的的江汉特色项目,

若是成功引起你的注意,

不妨试着参与其中,享受学习乐趣。

初心坚守三十载 “书香金桥”润万家

“江汉有座桥,一架30年,连系着几十万读者的精神家园。” 1987年,江汉区始创“金桥”读书评书活动,拉开了全民阅读的序幕。

从最初20位读书爱好者发展到拥有70余万市民的“粉丝团”,“金桥”书评活动走出书斋,挺进广场、深入社区、渗透家庭,累计开展读书、评书等活动1万余场,区级大型活动180余场,形成“万人读、千人评、百人赛”的宏大气势,成为享誉全省、全市的文化品牌。

目前,全区建成西藏印象、易象堂、红领驿站、阅时间等各具特色的“金桥书吧”30余家,为市民提供阅读、交流场所超万方,免费流动书刊上万余册,举办主题活动千余场次。金桥书吧因其开创性成果荣获“湖北省十佳基层阅读推广组织”,湖北省全民阅读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将书吧模式在全市、全省推广。

2020年疫情期间,在医疗队保障点、方舱医院、隔离点、康复驿站设立5个“战时金桥书吧”,受到驻点医疗救援队的热烈欢迎。2020年4月23日第25个世界读书日,“金桥书吧”疫情期间服务书友的举措荣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与《朝闻天下》。

从“金桥”书评”到“金桥”书吧、书院,从政府主导到公助民办,从起步时的“圆桌会议”到如今“万人读、千人评、百人赛”,“金桥”品牌砥砺30余载,惠及全区70万市民,用全民阅读的持续性、品牌化和生命力,传承了江汉底蕴深厚的码头、商贸、非遗、老汉口文化,成为引领全民学习、树立文化自信、传播时代精神的学习之桥、文化之桥、精神之桥!

社区课堂·传播武汉方言

为更好地保护和继承纯正的武汉方言,弘扬本地优秀文化,营造一个和谐良好、充满人文气息的社区居住氛围,民权街打铜社区围绕方言爱好者、“‘武汉话’方言发音人”方新建为核心,依托社区平台,成立了“武汉话方言发音工作室”社会组织,并在民政部门备案,力求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接触到武汉方言,并能够从中了解武汉、热爱武汉、奉献武汉,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铜心共治,赞11

项目融合了“互联网+”的先进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结合的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初期以“汉话发音人”为核心,联合辖区内共建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开展“方言讲党史”“方言讲童谣”等系列活动,针对多个年龄段以及重病患者、残疾人、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用乡音来传播正能量,以此来鼓舞特殊群体乐观向上。

在工作室建设组建完善后,则凭借互联网传播方式,围绕“汉话”主题,拍摄了多个趣味小视频,并通过社交平台不断扩大影响力,从而吸引了众多汉话爱好者的志愿加入,形成了以实事热点、自发传播、文化传递为核心的的宣传模式。同时,也积极联合“桂香编织社”公益组织,衍生出了了“汉话”系列公益周边,以实时热点作为切入口,通过手工艺品的形式将“汉话”的魅力传递给更多的人。

截至目前,武汉方言发音室组织开展线下活动多达50余次,线上线下参与人数共计1万余人次,线上视频点击率总数达5万余次。项目主要负责人方新建于2017年担任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湖北汉语方言调查·武汉课题的发音人,并为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录制武汉话音频与视频资料,录入国家方言资源库永久保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