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赛迪创新百强区(2024)”,武汉市江汉区位列其中。该榜单首发于2022年,江汉区已连续3年入围。
作为武汉市国土面积最小的城区,江汉区强势入围的背后,是创新指标实现跨越式增长,科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相较于2020年,如今,江汉区科技型中小企业402家,同比增长4.2倍,高新技术企业432家,同比增长13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81.39亿元,同比增长6.7倍。
从企业到园区,从车间到实验室,江汉区处处可见创新足迹,处处闪耀着创新光芒。
国泰·汉口科创中心及中国电子·数字产业总部示范区。
传统通信产业高地崛起
科创企业森林
夜晚,江汉经济开发区灯火通明。50米一楼、100米一园,林立的创新楼宇,叠加老工业厂房蝶变的创新园区,给人一种置身电影的科幻感。
江汉经济开发区一隅。
1994年,江汉经济开发区开工建园,依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省属、市属以及集团下属总部在周边的布局,迅速将信息通信产业发展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
30年里,立足产业集聚优势,江汉区在传统信息通信领域一路快跑——获批全国首批、全省首个5G全域应用示范点,组织全球首台5G云平台远程手术,投入使用华中第一个5G智慧灯杆,拨通第一个5G视频电话,率先在全区实现5G基站全覆盖……
近年来,江汉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以“网”“云”“智”“链”“数字内容”为五大产业方向,加强数字赋能,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集聚,构建起“要素集聚、产业导入、民生改善”的全新“数字空间”。
如今,人形机器人、区块链融合创新等未来产业的创新图景,在这里已经真实展开——
今年3月,优必选(湖北)科技有限公司联动武汉市教育系统、企业,启动教育领域的垂直大模型研发,同步推进的康养应用示范基地,将加快人形机器人在家用领域的落地。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
由华中区块链技术融合创新中心推出的华中首个知识产权保护区块链应用“慧证通”,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将作品关键环节存证确权,快速编织“数字保护网”。
区块链应用场景。
中贝通信6G研究院,依托在通信行业的30年技术沉淀,面向前沿技术展开研究,正在围绕6G创新应用、算力网络等进行技术研究和产业孵化。
数字经济“国家队”——中国电子·数字产业总部示范区开园以来,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文娱等领域,已有20余个储备招商项目。
全域场景孕育
新质生产力“试验田”
3月24日,汉马开跑,在赛事的13公里及全程终点,马拉松爱好者可登录由汉马、武汉云和亘星智能联合首发的“亲”定制商城,随心定制自己喜爱的周边。
“既突破了传统服装设计生产的底层逻辑,还能建成海量的数据库。”亘星智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亲”定制商城实现了从前端到后端的全流程数字化。
这是江汉区数字服装企业拓展应用场景的缩影。作为湖北唯一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示范典型,江汉区在现代金融、高端商务、人力资源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也成为新质生产力广阔的“试验田”。
江汉区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
全球首家比亚迪全品类体验中心盛装启幕,汉口STAY焕新登场……截至目前,江汉区商业空间达300万平方米,其中3000平方米以上商业综合体数量超25个,在各大城市中心城区处于第一方阵。
去年,基于AIGC多模态综合大模型技术打造的江汉路步行街元宇宙场景应用——汉境,入选“湖北省人工智能十大优秀应用案例”。
为推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江汉区开放唐家墩街城市物业管理场景,经万物云数字运营平台推出的创新全域智能运营模式,获评ICT中国(2022)典型案例。
智慧城市建设、AI智慧教育、大健康医疗、智慧停车、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江汉区科经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全区将坚持政府侧公共场景统筹开放与市场化场景赋能传统产业发展并举,积极搭建平台对接供需两端,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