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江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职务犯罪案件,来自武汉市人民检察院、武汉海关缉私局,江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区纪委监委、区妇联、区人民检察院、区审计局、区税务局、区水务和湖泊局、民族街道、新华街道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江汉法院党员干警共计160余人旁听了庭审。
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最后陈述等环节有序展开,合议庭充分听取控辩双方在定罪量刑等方面的意见,依法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庭审中,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并真诚悔罪。
近年来,在案件质量评查、审判员述职等常态化活动以外,江汉法院把“公众开放日”作为深化司法公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渠道,把专题询问作为规范司法行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保障,把办理代表意见作为检验为民初心、实现联动履职的重要途径,接受人大监督工作的主动性、精准度不断提升,实效性不断凸显。
阳光司法感受更深刻
2024年,江汉法院结合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聚焦长江大保护、“行贿受贿一起查”等社会热点问题,开展了系列主题开放日活动。
5月15日,江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蔡某、黎某非法捕捞水产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并当庭宣判。区人大法制委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
7月5日,江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的王某、祝某某行贿罪一案,除邀请江汉区人大代表旁听以外,还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市区两级检察院等11家单位党员干部、法院干警共计160余人旁听了庭审。一场庭审观摩活动,推进以案释法、以案为鉴、以审明纪、以审促廉。
一场场法院开放日活动,是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成果的展示,也让公平正义更加可知可感,让代表和群众了解和监督司法形式更丰富、体验更深刻。
专题调研攻坚更有力
执行工作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江汉区人大常委会回应群众诉求,将听取和审议法院执行工作情况的报告列为工作要点。6月17日上午,江汉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法院执行工作,直击“切实解决执行难”的堵点、痛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意见建议。
专题调研结束后,江汉法院开展为期10天的集中腾退活动,共组织腾退6场次,出动警力70余人次,强制腾退房屋350平方米,2名被执行人在法院主持协商下主动腾退房屋215平方米,活动成效明显。
除专题报告执行工作外,代表委员监督见证执行活动已成为江汉法院执行工作常态。
2023年,江汉法院4次邀请代表见证执行活动,在代表的监督见证下,解决了困扰一千余户居民的外墙修复难题、顺利腾退一个停车场、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拒执罪案......今年6月,江汉法院再次邀请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见证执行活动,代表委员零距离“助力”让阳光执行更加深入人心。
代表建议回应更高效
一直以来,江汉法院高度重视代表建议的办理,从代表行业、需求点、关注点等多个角度出发,常态化分片区、分行业联络走访,做好建议的办理回复,实现“有回应、强落实、同发力”。
2023年,江汉法院在走访区人大代表、常二社区书记华青过程中,了解到社区“和谐先锋队”在开展邻里纠纷调处时存在困扰,立即选派“程莎政法先锋队”与社区共同设立“双先锋”人民调解工作室,让专业的审判调解经验与灵活的群众工作能力相结合,以先锋力量助力老城区居民安居乐居。
在办理人大代表关于“制度性降低金融成本”的建议时,江汉法院邀请市区两级银行业代表共谋深化“法院+金融机构”合作机制,在全市率先开展金融纠纷诉讼费缓交试点,并进一步尝试破产债权争议诉讼“0收费”等举措,切实提高市场主体对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江汉法院将进一步深入践行能动司法,邀请代表常态化、全方位参与了解法院审执工作,展示法院在服务大局、能动履职,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基层治理、推动“公正与效率”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以监督联络工作的现代化助推法院工作现代化。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