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江汉基层理论宣讲走出“圈粉”新路径

“我们来自基层,更懂基层。我们将党的理论、党的声音、党的政策传递至基层一线,打通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唐家墩街道“菱湖新语”青年宣讲团成员顾蝶的一番话,彰显了江汉基层宣讲的力量。

8月9日,江汉区举办“基层理论宣讲大联盟”共建活动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区委宣传部、区委党校和全区12条街道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区委党校“90讲师团”青年教师胡凤仪,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如何更好开展基层宣讲”为题进行交流分享,从“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三个维度,解开做好理论宣讲工作的“密码”。

据了解,区委党校“90讲师团”通过“深刻理论+生动事例+互动交流”的宣讲模式,把党的创新理论阐释与青年人的实践感悟、生活体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以小信息阐述大政策、小故事讲述大发展,用通俗的语言传达党的声音,让宣讲既有“意义”又有“意思”。“90讲师团”成立以来,为全市党政机关、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小学校开展理论宣讲 200 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近万人次。

在新形势下,理论宣讲面临着新要求与新挑战,江汉区各街道依据辖区特色组建了基层理论宣讲队伍。

北湖街道“美丽西北湖”宣讲团联合市林业工作站、武汉金融街金融发展集聚区开展“党旗红引领生态绿”“倡导双碳行动 践行绿色生活”“绿色驿站进社区”等活动50多场,居民化身“减碳达人”,在房前屋后“见缝种绿”30多处,打造屋顶花园、共享工具屋等场景,营造人人有识、人人有责、人人行动的绿色低碳发展氛围。“从企业到个体、从社区到片区、从学校到家庭……”群众愿接受、听得进,理论宣讲才能掷地有声,满春街道“青春习语”宣讲团运用三句半、快板、情景剧、微视频等形式,把党的创新理论用接地气、冒热气的话语传递至基层,老百姓喜闻乐见,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干部群众充满了奋进新时代的激情与信心。汉兴街道“兴青年”宣讲团将理论宣讲工作与基层工作有机融合,获取“带露珠”的一手资料,采集“冒热气”的一线案例,学习“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切实积累理论宣讲的原始素材。宣讲团成员周丽媛深入探究英雄事迹背后的精神内涵,将邱建军同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为民服务、实干担当的强大动力,以身边事感染普通人,在参加汉兴街道学习邱建军同志事迹演讲比赛中获得全场最高分。

区委党校作为党建和理论教育培训主阵地,是全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支撑,区委党校“90讲师团”团长杨颖介绍,在区委宣传部大力推进下,“90讲师团”将以此次“理论宣讲大联盟”的成立为契机,不断加强与基层宣讲团队的交流互动,为街道社区推进理论宣讲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夯实宣讲内容,灵活运用宣讲方式,壮大宣讲队伍,共同塑造具有江汉特色的基层宣讲品牌。

江汉区各街道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各有特色与优势,区委宣传部联合区委党校构建江汉区“基层理论宣讲大联盟”,与全区各街道结对共建、共促提升,形成 1+1+12>14 的新态势,对全区基层宣讲资源加以整合,突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促,重点发挥区委党校“90 讲师团”的龙头作用,带动全区各街道理论宣讲工作百花齐放,打造“大宣讲”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