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管得宽”的江汉管家,安心!

红马甲 红袖章 红旗帜

红色海洋中最鲜亮的

是一颗颗为民服务的火热的心

从军运时的初建队伍

到疫情期间担纲重任

再到现在常态化防控

“江汉管家”们

成了最了解社区家长里短

也是居民最亲近的人







跟随北湖街建设社区黄孝南路片区

党支部书记、新华小区业委会主任王淑芳

我们一同体验管家们的日常

每天早上7点,62岁的退休党员王淑芳独自踱步下楼,开始对新华小区里的第一次巡视。

5栋楼,200余户居民,这座待改造的小区里,边边角角她都摸的门清。确认无恙后,便是她的私人时间。

9点前,回到小区开始新一轮的巡视,不过这次,要做的就更多了。

对于这位“管得宽”的大管家,了解进出小区情况、清理垃圾、查看监控、调解居民矛盾……眼皮子底下和找上她的事儿,都是职责所在。

前段时间有居民找到她,说私家车停在小区里被刮蹭。王淑芳调出监控一看,车在进门前已经有擦伤,想要加上微信,把监控画面截图发给他,但该居民一开始并未同意。

“我们加上微信好私下交流处理,不然如果我直接把调查情况发到群里,是不是也落了你的面子。”“要是不了解情况的看到你发的负面言论,还会议论咱们小区管理乱,也有损大家的形象。”几番交流后,这场小官司以一个拥抱结尾。

疫情时,有位老太太在家憋闷总想着下楼转转,社区志愿者多番劝阻无果找到了王淑芳,她见着面先热情地叫了声“姆妈”,让这位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感受到对方把自己当妈妈在对待,之后的交流便顺畅了许多。直到现在,再看见老人,她还是“姆妈、姆妈”的哄老人开心。



王淑芳在自己微信里编辑的心得感悟与回复话术



“跟居民交流时,语气不能重,语速不能快,避免引起大家反感。”王淑芳分享着自己的管家经验:“通过微信交流时,我会先编辑好发给自己,逐字斟酌,再复制了发过去。”

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对社区治理的热心,让小区住户都信服这位大管家,而她也想尽己所能,打造出安全、祥和、卫生的家园。

王淑芳正与小区居民讨论豆腐的新做法

王淑芳与门卫大叔都是小区的守护者

在北湖街,“江汉管家”队伍已有两千多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同身份下都有着一颗无惧困难、互相帮扶的赤诚之心。他们是社区里的“平安宣传员”“信息收集员”,也是“治安服务员”“矛盾调解员”,是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北湖街分管负责人介绍,街道正积极探索“江汉管家”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管家队伍细分为平安管家、物业管家、就业管家、代购管家等十大系列,用成文的管理制度、章程、招聘程序,不断吸收党员群众、辖区单位参与其中。通过组建“江汉管家”队伍,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在对管家的服务上,每个社区设置有积分兑换联络点(管家驿站)供管家们休息活动、兑换服务与油米等实物;每年按照服务积分划定星级,评选出优秀代表报送给所在单位、社区;此外,街道“江汉管家”线上平台也正在加速搭建中。




聘书、徽章、袖章、积分卡,“江汉管家”注册登记,仪式感不能少。



居民们说:社区有了“大管家”安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