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就医、机器人阅片、10分钟急救圈.....武汉首个区级“智慧医院”落地江汉

你的包里是否曾有过多家医院的就诊卡?

你的家中是否还保留着以前拍过的X光胶片?

你是否曾为家中老人就医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担心?

你是否曾为开药排队几小时而烦恼?

......

在江汉智慧医疗中

这些问题都能避免

8月27日,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举行智慧医疗·AI人工智能发布会,会上详细介绍了智慧医院建设情况。据悉,这是武汉市首个区级“智慧医院”,集智慧急救调度系统、AI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影像云影像平台、互联网医院和信息化自助就诊系统于一体,将就诊流程再优化,就诊时间再压缩,让“市民少跑路,信息多跑路”。

打造江汉“10分钟急救圈”

当天,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建设的医疗急救调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江汉区市民如遇突发疾病,除了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外,还可以使用微信小程序“红会医疗救援”一键报警,实现远程报警急救,系统自动定位报警人的位置,辖区23台急救车可全力赶赴现场救援。

据了解,这是武汉市首个区级急救调度系统。该系统连接起江汉区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进行急救优先分级调度、急救呼救定位,医疗机构、急救中心、急救车三方信息实时互通,形成“10分钟急救圈”。

AI人工智能辅助诊疗

为更准确筛查和评估肺小结节,医院引进了肺结节AI辅助诊疗系统,该系统是集“早筛、早诊、随访”为一体的肺癌筛查软件。

据该院放射科副主任吕雪飞介绍,传统人工筛查需要医生通过肉眼一点点甄别影像中的可疑部位,耗时较长。而人工智能肺小结节筛查系统能快速精准检测、发现病灶,让医生腾出时间,与患者交流及病灶诊断,让早期肺癌患者获益。

利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便捷服务

就诊过程中,患者刷脸就能挂号、缴费,如今在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都变成了现实,这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更加友好。

医院引进一批信息化自助软硬件设备,包括自助发卡机、自助挂号缴费查询机、报告单打印机等自助设备,极大的提高门诊挂号、发卡查询和打印效率。目前,多台设备分布在导诊台、护士站、药房等各类窗口易出现排队扎堆的地方,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同时,门诊大厅有AI导诊机器人为市民提供迎宾、问诊、健康宣教等服务,还有消毒机器人进行智能消毒。

建立影像云影像平台

云胶片服务也是今年“智慧服务”亮点之一。市民做完X光、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后,不再需要随身携带各类医用胶片。病人或家属扫描报告上的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调阅全部检查记录及影像胶片,方便又快捷。

同时,“云胶片”可以进行三维重建,通过3D影像合成的形式,让病人更加清晰直观了解影像检查结果。

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

让人才、技术、信息多跑路,病人少跑腿、省费用是互联网医院的一大优势。为进一步推进江汉区分级诊疗和医疗体系建设,两年来,以协和医院为龙头,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为主体,江汉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协和红会模式提供便民服务。

目前,医院突破时间、地理限制,建立互联网医院,实现图文和视频问诊,让患者们感受到“在家看病,送药上门”的便捷。同时,医院将进行大数据管理,线下、线上时刻联动,更有效、便捷服务辖区居民。

科技改变生活,智慧改变医疗;

打造智慧医疗,护航健康江汉。

期待江汉智慧医疗带来更多好消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