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区探索“红色物业”走出一条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径

8月30日,全市“红色物业”高质量服务高效能治理可持续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传达贯彻全省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全覆盖现场推进会精神,并对我市相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推进。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永辉出席会议。会上,江汉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胡金利介绍了江汉区在推动老旧小区自管物业服务提档升级等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江汉区聚焦群众需求,以“稳定覆盖率、提高收费率、扩大转化率、提升满意率”为目标,把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推进物业服务融入基层治理,作为打造“家门口党建工程”的先手棋,有序推动171个老旧小区自管物业,全面提档升级,打造出中百宿舍、武展92号院、维善小区等一批自管物业“网红打卡地”。

坚持党建为核,擦亮“红”的底色

江汉区聚焦“党委领导、社区搭台、能人牵头、居民自治”,坚持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力量全进入,党的引领全体现。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嵌入自管物业服务。在171个老旧小区全覆盖建立小区党支部和物业自管组,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方式,在符合条件的54个物业自管组成立党支部,在117个物业自管组建立党的工作小组。

寻找“红色合伙人”,组建“红色工作队”,发动92名退休党员、79名在职党员,担任物业自管组负责人,整合社区工作和志愿服务力量,为居民提供物业服务、代办服务、文体服务,打通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探索建立“小区治理月月谈”“邻里夜话”等自治平台,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自管物业。建立“居民提议、自管组商议、支部审议、业主大会决议”议事制度,在全区推行小区议事“四议”工作法,把党的领导、居民自治和民主决策有机结合,有效解决小区公共部位停车收费、危墙修复、加装电梯等,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104个。

(邻里夜话)

(小区治理月月谈)

坚持服务为本,提升“治”的能力

如何为老旧小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如何引入市场机制,引导自管向专业化物业转型?如何让小区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一直是江汉区推动“红色物业”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通过定标准、结对子、促转化三管齐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不断提升服务和治理水平。

规范服务标准,在老旧小区统一规范自管物业服务章程,完善自管物业服务理事会、重大事项报告公示等制度,推行保洁、保安、保绿、保秩序、保运营成本等“五保”标准。结合老旧小区微改造,把有服务驿站、有充电棚、有晾衣场、有楼道扶手、有垃圾分类箱、有红色工作队公示牌等“六有”作为“硬指标”,纳入办实事项目。

深化“牵手行动”,发动81家物业服务企业,就近结对帮扶171个老旧小区自管物业,一对一制定帮扶项目清单,采取“购买服务+志愿服务”方式,提供水电维修、安全防范、设施维护、应急援助等专业化物业服务和技术指导。

推动升级转化,坚持市场优先,尊重群众意愿,按照“无物业-自管物业-市场物业”的路径,适时引导28个自管物业小区向市场物业转化。推动万科物业与区属公益物业企业合作,合资成立城资公司,通过“片区打包、内外打通”,为改造后的46个老旧小区,提供专业化物业服务的基础上,还提供市政养护、资产管理等服务,探索打造基层治理“江汉模式”。

坚持发展为要,探索“长”的路径

江汉区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充分整合房管、城管、园林等职能部门力量,着力在机制体制、服务提升、经费保障上下功夫,打造“红色物业融心圆”,让“党建融入物业心、服务融入业主心”。

街道建立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街道牵头、部门联动、各类组织配合的工作机制,合力破解“僵尸车”清理、违建拆除、环境卫生等一批老大难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区涉及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方面的投诉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8.8%。

深入开展“家门口党建工程”,以街道为主体成立“红色物业”联盟,发布“红色物业”倡议书,定期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业务交流、现场观摩等“学、比、赶、超”系列活动,整体提升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水平。

“安居”才能“安心”,充分整合街道社区基层治理和职能部门有关工作经费,不遗余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费统一由街道管理、社区使用,旨在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

下一步,江汉区将再加力度、再加措施,探索“红色物业”走出一条老旧小区治理新路径,以“红色物业”的高质量服务,推动全区基层高效能治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