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生:从警四十年 穿过四代警服仍是一片初心

当了40年警察的杨冬生,是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新华街派出所二级高级警长, 近日,光荣退休了。在交完从警最后一班岗,我们找到了这位为人民公安事业默默奉献近半辈子时光的“老杨”。

从警,是他年少的志向

杨冬生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少年时,在书本、电视上接触的许多光辉形象,都与军人、警察有关,也是从那时起,他心里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了一份憧憬和向往。成年后,杨冬生义无反顾的报名参军,退伍安置时,他毫不犹豫选择从警,最终被分配到江岸分局新村所。他回忆,刚参警那会是做“户籍警”,也就是现在的社区民警,对辖区环境、人员情况“一口清”是最基本的要求,那时他经常会骑着一辆自行车,带个公文包,挨家挨户记录信息。有件令他印象深刻的案件,1983年,杨冬生在户籍调查时群众向他举报线索,有人在沙家锚地一带偷盗货船上的柴油。他和同事辗转数趟公交车,再步行几公里到达事发地,蹲守到深夜发现了嫌疑人行踪,直接“抓了现行”。他说在那个年代,尽管科技还不发达,公安可运用的技术手段还不多,但时刻联系群众,始终依靠群众,还是破了很多案件。

负责,是他工作的态度

13年的基层工作经验,练就了杨冬生事无巨细、脚踏实地的性格,也因此被抽调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作为服务领导决策,警情上传下达的中枢纽带,当时一支笔、一个本、一部电话就是杨冬生的单警装备,他从台前走向幕后,继续守护着江城的平安。1996年,110报警台改为110报警服务台,随之而来的是全市的警情不断增加,杨冬生愈发深感责任重大,给自己定下了一条“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闭环工作原则。

在指挥中心工作的那段岁月,杨冬生参与处置了长江大桥公交车爆炸案、“1·4武广劫案”等多起重大恶性案件以及98抗洪抢险救援任务,他感慨,指挥中心是一个锻炼人、磨砺人的大熔炉,让自己在实战中不断提升了综合能力。

坚持,是他为民的情怀

5年后,杨冬生积极响应市局机关民警充实基层的动员号召,主动申请到基层派出所工作。随后,他扎根江汉区分局新华街派出所,这一干,就是22年。在派出所,热爱跟居民打交道的杨冬生又回到了熟悉的社区民警岗位,他负责的单洞社区是典型的开放式老旧社区,人防、物防、技防相对落后,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杨冬生与居委会一道争取了辖区单位支持,在出入口安装了铁门等物防设施,同时增强了社区安保队员力量,让社区更安全。又主动组织搭建车棚,规范非机动车有序停放,社区环境越来越好,居民感受到了实打实的安全、便捷,一来二去也和杨冬生更加熟络,有事没事都会找“老杨”拉拉家常,一道开展社区群防群治工作。2018年,考虑到杨冬生的身体情况,所支部安排他接手巡逻岗位,他又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余热,耕好一亩三分地。

杨冬生最后一日上勤后交班,也恰逢新招录民警正式走上岗位,看着年轻一辈朝气蓬勃、踌躇满志的样子,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希望小伙子们能够薪火相传,接续奋斗,更好的发挥自身优势,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公安工作。

回顾杨冬生的从警生涯,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也见证着公安工作的发展与进步。他记得,自己穿上的第一套警服是藏蓝色的“72式”警服,历经两代“橄榄绿”警服的变迁,现在即将脱下的“99式”警服也是藏蓝色,十分奇妙,也是给自己四十年的从警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