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她语”家事解纷的“123”

近年来,江汉区妇联与江汉区人民法院针对婚姻家庭案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联合打造“法言她语”家事品牌的“123”(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三个护身符),致力推进“平安家庭”建设。

一个中心——

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中心

江汉区法院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中心,共同组建 “法言她语”家事队伍,配备有“她说法”普法宣传团队、家事审判团队、家事调解调查团队、家事心理辅导团队,以专业化、专门化力量为保障,延伸拓展多元化、社会化职能作用。江汉区法院民一庭在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审判一线,设立“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合议庭”,2018年2月由湖北妇女岗位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2019年3月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近两年,“法言她语”家事审判团队共审结各类家事纠纷2128件,调撤率过半,柔性司法成效显然。

两个平台——

“法言她语”家事调解工作室、

“她说法”公益普法驿站

“法言她语”家事调解工作室

解开当事人心中千千结

江汉区法院在调解中心设立“法言她语”家事调解工作室,与江汉区妇联协同联动,在大力开展简易案件诉前委派调解的基础上,紧盯复杂疑难家事案件,探索“诉中委托调解”。2020年底至2022年中旬,工作室累计委托离婚纠纷、继承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抚养权纠纷等各类家事案件122件,调解成功58件,成功率达48%。

“她说法”公益普法驿站

引领家事普法宣传新风尚

2021年6月,江汉区妇联携手江汉区法院成立“法言她语”——“她说法”公益普法驿站,持续开展以女性、儿童为主题的公益课程,让零距离普法走近群众生活。目前,普法驿站已开展“妇女代表进法院,普法维权巾帼行”法律沙龙、庭审观摩、法官进网格、“民法典伴我一生”直播课堂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近二十场,为千余名妇女同胞提供法律服务,先后获学习强国、人民法院报等媒体关注。

三个“护身符”——

人身保护令、家庭教育令、公证调查令

用好“人身保护令”

构建“快反联处”反家暴朋友圈

人身保护令是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江汉区妇联联合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街道社区等单位建立家庭暴力案件“快反联处”联动机制,疏通跨机构、跨部门协作堵点,依法、适时干预家庭暴力,细化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构建“一站式人身安全保护令”工作模式,建立申请前移、信息互通、危险评估制度,相关案件快审快结,重点做好案后追踪、心理疏导、帮扶保护,打通反家庭暴力的“最后一公里”。

用活“家庭教育令”

推出“法定合作家长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江汉区妇联加强与江汉区法院联动,推动创设“法定合作家长”法律指导,对可能涉及婚姻关系破裂以及抚养关系确认、变更等案件,加强判前释明和判后回访,送达诉讼文书的同时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法定合作家长承诺书”,唤醒和强调父母履行共同抚育义务,并将承诺书的履行情况纳入相关案件裁判时法官酌情考量的范围内;对在跟踪回访中发现父母怠于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承诺书,致未成年人权益遭受损害的情况时,依法下达《家庭教育令》。同时,依靠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维权室、婚姻家庭辅导室等机构,开展“依法带娃”法律指导,推动多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格局。

用妥“公证调查令”

破解家事案件举证难

“家事案件矛盾夹杂情感和经济问题、诉求比较复杂,多数当事人没请律师代理诉讼,带着身份证就来了,举证能力较弱,事实查明较为困难”。“法言她语”团队法官介绍。为了降低当事人维权成本,加快审结进度,弥补涉民生类案件中长期存在的举证能力不足的问题,江汉区法院联合多家公证处,将公证力量纳入承接司法辅助事务、开展多元解纷的合力当中,重点为弱势群体开具免费公证调查令,弥补妇女儿童权益案件中长期存在的举证能力不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