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武汉,
清晨的江风送走夜晚的清冷,
位于江汉路与沿江大道交会口的江汉关钟楼,
已在晨曦中醒来。
清脆悠扬的钟声,
催动着汽笛,
响彻在江城的大街小巷。
一代人的记忆里,
伴随着钟声起床、忙碌、休息……直至老去。
江汉关大楼的历史,要追溯到96年前。1924年,应商务和开埠的需求,江汉关大楼建造而起,这座古老的欧式建筑,象征着中西文化的结合,由英国建筑师设计,上海魏清记营造厂承建,在当时是武汉三镇的第二高建筑。96年间,不知道多少船只、行人匆匆掠过,陪伴着几代江城人的成长。
上世纪20年代的江汉关大楼。
上世纪30年代的江汉关大楼。
在那个交通还未便利的年代,江汉关经久不息的钟声如同长明的夜月,寄存着多少江城人隔江相望的思念。那时高楼还未林立,城市不是车马如龙,钟声伴随着飞鸟展翅,能传递到江城的每一个角落。
时至今日,伫立在江边的塔楼虽已湮没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高楼里不再俯瞰江城,但钟声敲响,高楼之上,多少人依旧会抬头仰望。
2000年9月,由于机械钟的误差与损伤,江汉关钟楼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更换,电子钟声取代了机械钟,钟锤敲钟的乐曲由电子乐代替。直至15年后,这座机械塔钟才再度响起。
2012年,江汉关博物馆筹建,直至2015年开馆,属于武汉、汉口的历史被定格、浓缩成一个个瞬间,静静诉说着百年汉口的风雨变幻,城市的兴衰浮沉。这里以江汉关界碑、银锭等500多件文物为基础,综合运用照片、图表、油画、场景复原、三维成像等多种表现手段,游客们从众多历史藏品和复原场景中了解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历史,接近大武汉的每一个历史节点。
2020年年初,武汉久违地安静下来。4月8日,标志着武汉解封的并不是车站开放,而是当天零时江汉关的钟声奏响,仿佛这个古老城市的心跳,在这个瞬间重新跃动。
如今,江汉关大楼的历史气息逐渐褪去,电子科技的普及,让报时这一功能似乎失去了用武之地,江汉关顺应着发展的需求,成为了年轻人拍照取景的打卡地。
2020年12月31日,市民聚集在江汉关前跨年。
时隔日久,悠扬的钟声被新时代的车水马龙、万象更新所掩盖,但江汉关每一次钟声的奏响,或许都会有一群人看向钟楼的方向,停留在记忆中的旋律随着钟声重新回响,在记忆里珍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