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江汉有他们,微光成炬

“音疗师奏响乐器,室内音浪起伏,从轻柔到激烈再到轻柔,体验者在音乐和冥想中舒缓压力……”协和医院“协音赋能·和乐同行”团队正在进行项目展示,他们用一场“音乐演奏”给大脑做“按摩”。

7月22日,江汉区第五届“微光成炬·益汇江汉”共同缔造公益创投项目大赛颁奖仪式举行。

随着创投大赛持续举办,影响力不断扩大,链接资源、对接项目的桥梁平台作用更加突出,今年的参赛单位已不局限于区属街道部门,辖区大单位纷纷参与进来。全国文明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联合江汉区青年爱乐交响管乐团,聚焦患者就医体验,舒缓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用“艺术+医术”的方式,传达爱和关怀,打造“协音赋能 和乐同行”项目,触发医院持续改进医疗服务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荣获一等奖。

协和医院团委书记李悔介绍,“除了传统的音乐治疗方式,我们还将科技元素进行融入,以丰富音乐赋能载体,在音乐疗愈的过程中,引导医患及家属追寻内心的坚强与快乐,创造更友好、温暖、和谐的医疗环境,同时也给医护工作者提供精神放松的空间,释放工作压力,提高幸福感。”

“我们在项目运行中,为服务对象提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让社会大众了解这个群体,改变对群体的刻板印象。”常青街道阳光驿站工作人员赵丽娟介绍。

常青街道阳光驿站的“有爱无碍  绿创希望”精神康复者社会融入项目,联动了后襄河公园等社会慈善资源,运用“慈善+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协同发展的运作模式,在提升学员能力的同时,引导学员参与社会活动,并服务于社区、社会,形成社工、社区、社会力量和学员等共同缔造的团体力量,真正让康复期精神残疾人得到社会各界的接纳、包容和认可,更好地融入社会。

现场,民权街打铜社区“铜”享学堂首席推荐官方新建老师带了一首武汉童谣,唤醒了大家小时候的记忆。

“铜”享学堂社区教育项目,通过学堂的授课平台,联动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志愿者资源,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多元丰富的教学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交互性的学习交流平台,有效增强参与社区治理的专业性。在促进居民成长的同时推动内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区域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

“在校园日常生活中,学生擦伤、扭伤的情况经常发生,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会让本来不严重的伤情加剧。”武汉市第十二中学公益创投项目负责人谈到这个普遍现象。于是,该校联合区红十字会成立“点亮星火·照亮万家”高中应急救护队项目,通过应急救护队,在校园内普及急救知识、培训救护技能、提升团队救援反应速度和共同协作能力,为学校的师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大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全区12条街道,15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29个社区和46家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项目申报,累计提交81份项目申报书,涉及理论宣讲、文明风尚、文化传播、营商服务、民生保障、社区治理、社会组织培育、公益慈善、环保与健康互助、助残服务等11个类别,拓展了文明实践“立体网”,增添了基层治理“新动能”,共同缔造美好生活。

经过层层精选和综合评审,最终决出“有爱无碍 绿创希望”等一等奖项目4个、“青松烟火巷·商韵聚人心”等二等奖项目6个、“邻里夜话再出发”等三等奖项目12个、“正青春新‘声’代  强童音向未来”等创新奖项目3个。

在后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江汉区将不断推进“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落实,加大对社区公益事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每个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将用微小光芒,汇聚成火炬般光与热,温暖江汉人,服务江汉区,共同谱写幸福宜居美好江汉画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