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春遇见“银发” ,武大师生在江汉探索“智能养老密码”

“这个门磁探测器就像给独居老人配了24小时保镖!”武汉大学护理学院大三学生在江汉区花楼水塔街长者照护中心的智能养老样板间惊叹道。

近日,花楼水塔街道前进社区联合前进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智慧养老团队举办“智慧养老探秘日”活动,吸引了武汉大学30余名师生代表参与,通过“样板间沉浸体验+养老院场景观摩+入户设备实操”模式,深度探索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实验社区的创新实践。

实时数据精准,师生点赞“隐形关怀”

在花楼水塔街长者照护中心一楼大厅,武汉大学师生们围在“智能养老中枢平台”前,聆听智能养老负责人讲解核心设备运作原理。巨型LED屏实时跳动着老人各种养老服务数据和健康信息,通过这个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掌握老人的生活状况,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如果突然弹出红色警示框,工作人员会立即点击屏幕,调取老人信息,五分钟内上门查看。

在二楼占地120平方米的智能养老样板间内,八大生活场景模拟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师生们亲自体验了智能床垫、SOS报警器、人体红外线探测器、温湿度传感器、智能门磁、室内智能摄像头、智能机器人等智能设备的“隐形关怀”,对其便捷性和实用性赞不绝口。

科技赋能护理,让老人幸福感“看得见”

随后,参观团来到社区养老院,看到智能护理设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护理质量,老人们在这里享受着智能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脸上洋溢幸福笑容。

养老院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养老设备不仅提升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还让家属更加放心。“智能设备不是要替代人文关怀,而是让照护资源更精准地投向最需要的地方。”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的张老师感慨道。

走进正在享受智能养老设备的独居老人王奶奶家中,参观团了解到安装智能养老设备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一个人在家,有点小毛病都担心没人知道。现在有了这些设备,孩子们能随时看到我,社区也能及时照顾我,我心里踏实多了。”王奶奶说。

前进社区负责人表示,“智能养老作为社区重点项目,我们将建立‘1+3+N’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统筹技术方、物业、志愿者三方资源,落实设备巡查、应急响应、人文关怀等N项服务,让智能设备从‘可用’升级为“好用’,也让为老助老服务更有‘温度’。”

下一步,花楼水塔街道党工委将持续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多元参与”银龄服务模式,积极扩大“智能养老朋友圈”,推动养老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同向发力,不断完善智能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在家门口乐享“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安”的幸福图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