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 | 营收同比增长236.55%!物流集团“三大引擎”全速服务江汉发展战略

在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征程中,长江新丝路国际物流集团(简称物流集团)作为扎根江汉的物流核心企业,以“枢纽+通道+平台+产业+金融”多向发力,激活贸易、仓储、多式联运“三大引擎”,2024年5月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36.55%,创单月历史新高,为区域战略实施注入强劲动能。

锻造大宗贸易枢纽功能,助力江汉打造“现代服务业千亿集群”

物流集团旗下长江国投供应链管理(湖北)有限公司,精准对接湖北港口集团部署,深化与厦门国贸合作,深耕矿石、化肥、钢材等核心大宗品类,成为全省重要的“运贸一体供应商”。

一是风控筑基,保障安全。严格落实制度要求,专设风控合规部门及团队,年内完成17项贸易制度修订,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风控机制,强化人员培训,严控账款周期,为区域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筑牢安全屏障。

二是“算账经营”,结构升级。深度践行“算账经营”理念,动态优化业务结构,坚决退出毛利率偏低、资金沉淀严重、风控难度大的业务品类,严控供应链账款周期,综合贸易规模同比增长26.56%。

三是港贸协同,效能倍增。深度服务江汉区打造“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充分发挥大宗货源及一体化供应链优势,为省内港口精准引流20.5万吨,有力支撑了港口枢纽的货物集聚与吞吐量提升。同时建立“30分钟限时办结”机制,业、财、法高效融合,业务审批效率同比提升近50%,为服务江汉区区域产业提供了更敏捷、更可靠的供应链支撑。

构建智慧物流示范标杆,园区运营提质增效

响应江汉区“发展楼宇经济、盘活存量空间”部署,物流集团旗下仓储园区综合出租率攀升至83.39%,创年内新高,成为服务区域企业降本增效的坚实平台。

一是设施升级,服务优化。旗下湖北汽车运输有限公司通过实施园区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及瘦身健体“去机关化”改革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在显著提升园区商户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的同时,有效压降成本费用率8.6个百分点,盘活存量空间资源,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为城区产业空间高效利用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范例。

二是智慧赋能,创新监管。充分发挥旗下长江新丝路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优势,打造仓储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体系,深度融合“线上云仓监管+线下驻点管控”模式。不仅为园区客户提供了创新的业务产品选择,更开辟了客户降本增效的新路径,提升了区域物流仓储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三是安全生产,筑牢底线。贯彻江汉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战略,落实消防网格员化管理制度,制定巡查标准,加大安全管理考核力度,上半年共开展安全检查841次,发现安全隐患466起,隐患整改率100%;高频次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次,参加人数超1600人次,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集体信访事件。

织密立体开放通道网络,多式联运亮点纷呈

物流集团持续加强长江班列运输网络建设,在拓展国际国内物流大通道上取得显著突破,以开放通道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一是开辟专线,服务资源流通。成功开辟“迤资-武汉-马鞍山/黄骅港”钛精矿专列通道,实现攀西矿产向华东、华北市场的高效输送,预计年运量达40万吨,累计开辟通道71条,有效服务国家资源战略,强化武汉在长江经济带中的资源集散功能,助力保障超大城市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二是深化协同,整合枢纽资源。深化与武港集团、华中港航、汉欧国际等省内兄弟企业战略协同,整合长江中游铁路枢纽、深水码头及近洋航运资源,创新打造“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全链路服务体系,为日韩客商提供定制化方案。今年预计开行超千列,有力提升湖北对欧洲、日韩等地的物流服务能力,增强江汉区作为核心城区的国际链接度。

三是优化网络,降低综合成本。重点优化“渝新欧”国际班列回程网络,开通“重庆团结村-重庆果园港-武汉香炉山-赣州国际港”板材水铁联运走廊,利用智能配载系统实现欧洲进口木材向江西产业集散地的精准配送,全面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预计年运输规模超3000标箱,以江汉之能支撑武汉 “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建设。

下一步,物流集团将紧紧围绕服务湖北省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深度融入江汉区“三个示范区”建设战略蓝图。在枢纽功能上再强化,深化港贸协同、港园联动,2025年成为江汉区高质量“百亿企业”。在通道网络上再拓展,持续织密多式联运网络,优化国际国内班列运营,探索开辟更多战略性物流通道,提升江汉区助力湖北连接全国、通达全球的能力。在智慧赋能上再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区域企业提供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在产业融合上再深入,提供定制化、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