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光溢彩|瑞通之上,金融向新——老牌“亿元楼”激发江汉楼宇经济新引力

如果说城市的气质由街道塑造,那江汉的金融底色,便由建设大道点染而成。这里串联起中山大道的百年商埠记忆、解放大道的城市跃进印记,以及如今不断跃升的“金融脊梁”。

瑞通广场矗立在新华路与建设大道交会的“黄金十字”上,以“双子地标”之姿,凝结着城市的过往与未来。这座建成于世纪之交的地标级写字楼,不仅是武汉楼宇经济从无到有、从“拼硬件”到“拼生态”的缩影,更是江汉区产业逻辑升级、城市空间进化的重要注脚。

 塔立江汉 稳撑“亿元楼”金融底盘

近年来,瑞通广场年均产生税收稳定超过10亿元,2021年更以18亿元创下武汉单楼税收纪录,成为全市首屈一指的“亿元楼”典范。不到0.1平方公里的物理空间,释放出超常规的经济产出,被誉为“立起来的产业园”,是江汉区楼宇经济从“拼招商”向“拼产业链协同”跃升的典型缩影。

瑞通广场于1999年竣工,是江汉区最早一批甲级写字楼。其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武汉金融主轴——建设大道847号的核心地段,地铁3/6/7号线直达,公交线路10余条,周边武汉市图书馆、香格里拉酒店、武汉万象城等配套齐全。工程建设也十分精妙,双塔并立、裙楼相连,总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配备386个车位与8层立体车库,既有庄重挺拔的外形,也拥有灵活高效的功能布局,设计曾获建设部勘察设计三等奖、湖北省建设厅一等奖,是“武汉金融街”初代腾飞的空间标志。

二十余年来,瑞通广场始终承载着稳定而高效的金融动能。楼内入驻企业常年维持在20余家,其中九成以上为银行、保险、律所等服务机构,还聚集有交通银行、交银信托等区域总部,形成清晰的产业集聚效应。

强者聚场 构建金融引力新坐标

在产业空间中,一家龙头企业往往决定一栋楼的重心,也牵引着产业链的走向。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作为瑞通广场的“压舱石”,早年即将省级总部落址于此,既验证了楼宇空间的信用含金量,也锚定了江汉金融生态的重心坐标。

以交行为核心,瑞通广场构建起“头部+链条+服务”的产业集群。交银信托、湖北华隽律师事务所等重量级企业长期驻扎,银行、保险、金融科技、总部服务等业态协同发展,推动形成“自循环”式的现代金融服务生态。

从服务企业到守护民生,交行不断扩展其“金融磁场”。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交行联合多方在楼前广场举办公益宣传,现场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全年金融宣教活动覆盖937万人次,智能反诈体系成功拦截涉诈资金逾5600万元。这种“可见的责任力”,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也拉近金融机构与城市肌理的距离。

  焕新有道 老牌金融楼宇向“智”进阶

瑞通广场曾是金融业重镇起步的坐标,如今也正在成为智能化、生态化转型的先锋。当前,瑞通广场正推动空间环境的有序优化:从大堂、公共区域的环境优化,到中央空调与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从高速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到智慧安防系统的集成升级,全方位向绿色、智慧办公环境转型。

瑞通广场正以“存量焕新+结构优化”的双轮驱动,在保有原有产业厚度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边界、激发生态活力,向着更具数字底色、更富协同能力的“智慧金融楼宇”稳步演进。在江汉区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竞速中,迈出更具引领性的步伐,书写“老而不旧、焕新有道”的发展范式。

此外,唐家墩街道作为属地管理方坚持党建+楼宇服务,围绕环菱角湖商圈建设,积极推介楼宇招商,主动当好“楼宇管家”。一方面,联系社区及相关业务职能单位,定期上门开展政策宣讲、法律咨询、安全培训等服务,加深与楼宇的合作;另一方面,常态运行“企业服务站”工作机制,确保企业“有问题有人管、办事情不绕路”。

瑞通广场的故事,是武汉楼宇经济发展史上的缩影,更是江汉金融产业蜕变的注脚。它既承载了过去城市的奋斗记忆,也将引领未来城市的跃迁轨迹。

在江汉这片金融厚土之上,瑞通广场以时代为卷、以资本为笔,正在书写下一段更具高度与深度的发展新篇。向“新”而行,未来可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