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师傅,下班回来啦。”“哎,您这是遛弯去呀。”今年58岁的朱志勇是江汉区唐家墩街道西桥社区的一名居民,同时也是一名下沉党员。
上周,西桥社区组织居民群众对社区500多名下沉党员的表现进行打分评选,最终选出100名十大类别的“十大先锋”,朱志勇就在其中,“下沉社区服务是职责,也是我对街坊的真实心意,大家的认可,就是我们服务的最大动力。”
江汉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江汉区将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延伸至城市的“基础单元”,在全市率先全面实施“家门口党建工程”:堡垒筑到家门口、力量聚到家门口、阵地建到家门口、服务送到家门口。“通过前移服务阵地、下沉服务力量、融合服务资源,让服务的要素汇聚起来、顺畅流动起来。”
如今,江汉区的小区支部覆盖586个小区(片区),逾200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建立,1.88万名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实现“小事不出小区、服务就在身边”,发生在西桥社区的一个个居民故事,就是其中缩影。
党群服务驿站进入院落,贴心服务就在家门口
12日上午,西桥社区无线电厂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内传出欢快的笑声,5位阿姨正合着音乐,自在地排练舞蹈。“我每天吃完早餐就来这里跳舞,幸福感很强。”排练间隙,居民李春莲夸起自家小区里的党群服务驿站:“下个楼就能办好退休年审登记;遇上断电断水、下水管道堵塞,一个电话,党员中心户、楼栋管家及时上门;能人巧匠聚在一起,党群驿站化身沙龙、会客厅,小区越来越和谐。”
西桥社区无线电厂小区党群服务驿站里,居民们在这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晚年生活。
2008年6月,为破解老旧小区物业管理难题,西桥社区在全市率先尝试建立居民自助物业服务站,有着39年党龄的张素珍主动请缨担任无线电厂小区的自助物业服务站站长。“居民的诉求大多与物业相关,小区精细化治理,物业是‘触角’。”张素珍谈道。
之后,在社区党委书记董守芝带领下,社区相继成立咨询调和服务站、爱心驿站、欢乐空间站、“新居民”互助服务站,以及社会管理综合服务部。在整合党建资源、开展自助物业、帮助外来人员融入社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帮扶弱势群体、解决老人居家养老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一部五站”形成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西桥社区无线电厂小区党群服务驿站里党员们在图书角阅读书籍。
去年,西桥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又将集政策宣传、协商议事、便民服务、党群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区党群服务驿站,覆盖到辖区所有的小区院落,真正实现“把支部建在小区里,阵地建到家门口,服务做到群众身边”。
西桥社区无线电厂小区正在加装的电梯。
清扫楼道、加装电梯、更新休闲设施......如今,张素珍及党支部成员着力解决居民期盼事、关心事、困难事。“党群服务驿站是党员和群众的家,我们用心用力服务群众,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小区治理月月谈”,下沉力量成为小区“意见领袖”
西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楼会议室是下沉党员和居民们最熟悉的地方。因为,受到大家热捧的“小区治理月月谈”就是在此举行。
2020年8月,西桥社区举行首场“小区治理月月谈”,各小区党支部书记、下沉干部、物业和业委会支部书记及居民代表们随机分组,就“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垃圾分类”等社区热点问题畅所欲言。由于大家讨论太热烈,原定一个半小时的活动被延长至三小时。
“‘月月谈’的效果非常显著,对缓解矛盾、协调小区事项、统一居民思想有很大帮助。”常常为社区基层治理献言献策的朱志勇成为“月月谈”的“意见领袖”,在他看来“月月谈”平台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流,有事大家一起商量,陌邻成为了睦邻。
“每次讨论过后,我们下沉党员还会认领“月月谈”决议事项,推动小区治理难题的解决。”朱志勇说,在一次关于穗丰花园西区“加装电梯”的讨论中,社区把支持和反对加装电梯的部分居民邀请到场,大家放开讲、敞开谈,最终达成意见统一,小区电梯加装施工得以启动。
西桥社区的“月月谈”成为党建引领小区微治理中与居民沟通的良好方式。
据悉,“月月谈”每月针对一个小区举办一次,每次选取2-3个社区治理难题和居民关心的问题,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广泛征集题解方法。
“谈出居民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和心里话,越谈居民心里越亮堂。”董守芝说,每次开展“月月谈”活动,除了社区党委的精心组织、居民群众的热情参与,更少不了下沉党员的踊跃付出,“我们结合下沉党员自身专业特长,活动前由他们收集问题,活动中他们积极献策,活动后他们监督落实。”
通过这个议事平台,西桥社区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拆除违建难、加装电梯难、物业收费难等一系列小区治理难题。
五社联动,催生社区治理“化学反应”
从“独角戏”到“大合唱”,为了实现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目标,西桥社区除了充分调动居民、下沉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还通过推行“五社联动”,推动多元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从而产生基础治理的“化学反应”。
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有块一块专门提供给社会组织的活动场地,“乐邻绣庄”工作室就在其中。走进“乐邻绣庄”,管理人顾静华正在一针一线绣着作品《民族大团结》,为下次汉绣展览做准备。
西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顾静华正在忙着制作汉绣作品。
顾静华介绍,2013年3月,她在社区党委支持下成立了“乐邻绣庄”社会组织。“社工和社区志愿者协助我们开展汉绣展览活动,也让更多居民走进汉绣世界。”顾静华每天都为社区下岗人员义务提供培训,目前学员发展到10人。她还将所卖绣品的部分收益用于帮助社区困难居民。
西桥社区社工向倩介绍,“五社联动”是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达成建设“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目标。
“通过“五社联动”,能够解决社区资源(资本)不足、社区服务团队流动性大、居民整合性社会服务需求难以满足、社区社会服务项目难以持续而引发的社区治理问题。”向倩说。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