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看美丽湖北,爱上零碳北湖

北湖街道地处江汉区新老城区的交会地带,总面积1.78平方公里。两年来,北湖街道在公共机构能源托管、居民小区低碳化改造、绿色消费、二手物品循环利用、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试点示范,取得较好效果。

谁说“老破小”不能逆袭?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道给出酷炫答案——把绿色低碳写进生活细节里。

位于北湖街道的新华小区,是个“40岁”的老小区,如今成了周边居民羡慕的“低碳样板社区”。

小区里的健身器材自带“黑科技”,锻炼时能顺便给手机无线充电。三栋楼顶的光伏板,年发绿电9.6万千瓦时,满足小区公共用电,省下电费4万元,还能减碳50.4吨。走进北湖街道建设社区的新华小区,中心小花园安放的健身器材很特别,转动手柄不仅锻炼臂力,还能驱动手机无线充电器,居民可以边健身边充电。旁边的一张凳子功能很多,集成了光伏板、USB 接口、蓝牙音响,花园虽小,却是居民们日常重要的休闲场所。

“在改造前,这里是小区的垃圾转运站、蓄水池所在地。”建设社区书记李钟介绍。新华小区是40年前建设的,原先属于典型的“老破小”。而通过绿色低碳转型,小区的现代气息越来越浓。

新华小区中的三栋楼,楼顶架设了光伏板。小区还引进了爱回收资源回收箱,闲置物品放进去就可兑换积分,很受老年人欢迎,低碳生活就在身边了。

社区的绿色转型,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在北湖街道,减少浪费、共享资源的理念随处可见。

建设社区拆除各小区的围墙,将内部路打通,不仅腾出空间,解决了停车难,还新增了数十个充电桩,方便了居民的绿色出行。有些道路还被改为共享步道,居民们将自家养花草摆放在步道两侧,让更多人欣赏。

在环保社区,绿色零碳循环超市是居民们的二手物品加工、售卖平台。这里有用酒瓶、矿泉水瓶制作的花瓶、饮料瓶盖串成的灯笼等,价格在几元不等。社区书记尹艳拿起一个木质圆牌,上面刻有数字。“这是社区的‘碳币’,居民日常通过低碳行为可换取它,再拿到超市里兑换商品。”目前,绿色零碳循环超市展示、销售低碳再生商品300余件,累计为社区绿色繁荣基金筹款2万余元。

从2023年试点以来,北湖街道先后在哥本哈根世界建筑师大会、上海2023年世界城市日主题论坛等重要会议论坛上宣传展示绿色低碳做法,已成为探索中心城区繁华街道近零碳解决方案的成功案例之一。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